聊聊李白的人生经历,可以得到哪些警醒?
作者:李大奎
后世誉为"诗仙"的李白,是大唐最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,一生诗作颇丰,艺术成就极高,誉为古代"歌行体"和"七绝"的巅峰,《蜀道难》《行路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清平调》《春夜洛城闻笛》《早发白帝城》《望庐山瀑布》等等代表作可以说家喻户晓,传唱至今。他的诗与张旭的草书、裴旻的剑术时称"唐代三绝"。
然,李白的人生却很坎坷,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一马平川,虽说他曾得到唐玄宗看好,享受过高力士脱靴、杨贵妃磨墨"的礼遇,还自称"天子呼来不上船",但不过是御用文人的昙花一现,其怀才不遇的人生命运终就成了他冥冥冥之中的天意。
不甚唏嘘之际,不妨聊聊李白的人生经历,看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警示意义。
一、李白短暂的人生并不浪漫
实际上,以浪漫主义著称的伟大诗人李白,在诗歌上达到了光辉的顶点,但他短暂而坎坷的一生并不浪漫。
公元701年出生安西碎叶城的李白,系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。但到了父母辈的时候,家景早已中落,王室的光环荡然无存。
5岁时的李白随担任小官的父亲李客迁居江油后,因喜诗书自此"诵六甲",开启天才少年不平凡的人生之路。
15岁时便得到当地名流的认可与鼓励,又因好剑术而在18岁时走上乐于交友的游侠之路。
李白先出游江油、剑阁、成都等蜀地,24岁时舟行渝州,25岁时出蜀,从此"仗剑天涯,辞亲远游"。
26岁,李白游历到扬州,不期生了一场病,病愈又游历汝州、陈州、安陆等地,得识李邕、孟浩然等名人。
在安陆,李白与前宰相的孙女许氏一见钟情,与之成婚后,短暂安家于此。28岁时间歇出游江夏,再度与孟浩然相会。
30岁到33岁期间,李白前往都城长安拜访宰相张说,又谒见玉真公主,隐居故友元丹丘的嵩山山居,滞留洛阳时结识元演、崔成甫、崔宗之等友人,不过只是蹉跎岁月,仕途上并没有多大建树。
34岁时,李白直接向唐玄宗献《明堂赋》求取功名,直到35岁,李白又献《大猎赋》,时得玉真公主的欣赏,亦因结识贺知章得其助力,唐玄宗于公元742年召李白进宫,一番考察后对他大为赞赏,即令任职翰林,实际上就是唐玄宗的御用文人,为他写诗娱乐助兴。
两年后,天生"疏狂"的李白对这样宫中行乐的生活渐生厌烦,遭宫人诽谤之下,便被唐玄宗疏远而"赐金放还"。
由此,不得志的李白于公元744年43岁时又只得仗剑出游,在洛阳遇杜甫,同年秋邂逅高适,结下短暂的好友情谊。
安史之乱爆发后,避难的李白隐居庐山。57岁时因建功报国的情怀影响,误投永王李璘帐下,李璘叛乱兵败后,李白受牵连入狱,虽得宋若思营救成其幕僚,但从此不再得到朝廷任用,还被流放夜郎。
后来李白辗转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冰,不久"赋歌而终",终年62岁。
二、选择大于努力
李白与好友高适天渊之别的人生结局,就是印证"选择大于努力"活生生的例子。
李白和高适都是盛唐有名的大诗人,高适仅小3岁,李白一生并不得志,仅当过一段时间的御用文人;而高适却得赠"礼部尚书",是大唐唯一封侯的名臣和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。
两人如此悬殊的人生结局,与关键时刻的选择息息相关。
早年原本穷困潦倒的高适,起步其实很晚。他与李白相识于公元744年,那年,43岁的李白因被唐玄宗"赐金以还",失意之下游历于东都洛阳,刚好邂逅同样不得志正值不惑之年的高适。
相似的境遇,让李白与高适心心相印,一路高歌狂欢遣兴抒怀,结下弥足珍贵的好友情谊。
只可惜,变化着的因缘际遇倏忽间改变了他们各自没有想到的人生命运。
高适作别李白后,不久得荐授任封丘县尉,在知天命的年龄迅速擢任谏议大夫。李白则投奔永王李璘,成了王府的高级幕僚。
由于公元755年"安史之乱"的爆发,大唐由盛转衰,有异心的永王李璘趁机发动叛乱。
高适奉命迁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李璘,李璘兵败。结果是高适凭军功拜彭州刺史,而李白因依附于永王,打上叛贼的烙印。
就这样,李白与高适的友情旦夕惊变,再无交集。后来高适扶摇直上,成了大唐诗人中最幸运的朝堂重臣,一生才华横溢的李白却被"流放夜郎",仕途上再无起色。
这就是关键时选择大于努力的真实见证,坚定站位于唐玄宗的高适,笑到了最后;而起先得到唐玄宗认可的李白,终因"仰天大笑出门去"错奔永王李璘而败走麦城。
三、好友是季节性的
广泛交友的李白,在朋友往来方面的结局亦让人不甚唏嘘。
他与杜甫、孟浩然、贺知章、高适、王维等有名的大诗人都有交集,且都是好友关系。不过,仅仅是出现在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,是季节性的,绝大多数朋友并没有从一而终。
也是公元744年,43岁的李白因被唐玄宗"赐金放还",失意之下只身游历到洛阳,恰好遇上32岁的杜甫因科举落第也来到洛阳游玩。
"诗仙"李白与"诗圣"杜甫萍水相逢,一时相见甚欢,原本崇拜李白的小迷弟杜甫对李白那是真心的推心置腹,两人在短短两年,三次同游齐鲁大地,在游山玩水的彼此陪伴中,一起访仙问道,一起高谈阔论,畅聊诗歌感叹人生,可以说到了同被而卧、秉烛夜谈的好友程度。
杜甫还为李白写下《赠李白》、《春日忆李白》、《梦李白》、《冬日有怀李白》、《饮中八仙歌》等多首有名的诗篇,留下了"白也诗无敌"、"李白斗酒诗百篇"等满满大爱的诗句。
只可惜,真爱不对待,李白远没有杜甫那样的仰视,两人原本一个浪漫主义、一个现实主义,兼之杜甫那时的声望不够,性情不合的两位伟大诗人自然"一别两宽",再也没见面。
李白仅临别时留下"飞篷各自远,且尽手中杯"的诗句相送杜甫。
李白与孟浩然的好友关系恰恰相反,李白是孟浩然的小迷弟,孟浩然对李白则平静许多。
"游侠"李白26岁时游历到湖北襄阳时,听说自己的偶像孟浩然隐居鹿门山,赶忙马不停蹄去谒见,还写下"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。红颜弃轩冕,白首卧松云。醉月频中圣,迷花不事君。高山安可仰,徒此挹清芬"这样胜誉吹捧的诗句,向孟浩然隆烈地表达仰慕之情。
那时的孟浩然已经38岁,因进京赶考失败,便寄情于山水,对李白的敬仰表现得很淡定,两人虽说也结下了"忘年交"的友谊,却同样是不对等的"翻板"。
公元730年,41岁的孟浩然欲去广陵,李白赶去相会为之践行,还写下有名的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
但孟浩然对李白的热情鲜有回应,逐渐让狂傲的李白与之交往渐行渐远,不再"相逢意气为君饮"。
李白与贺知章、高适、王维等人的交际,也是季节性的,相识的时候,相见恨晚,格外交心,离别的时候,去留无意,分道扬镳。
综上而言,即便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,步入庙堂的显要人物,当缘份尽了彼此人生的轨迹不再交集的时候,也会因为不对等的情分导致"天涯路远、各自安好"。
可见,朋友是季节性的,真正莫逆一辈子的朋友,实际上可遇而不可求。难怪"人生得一知己,足也"这样的人生感慨,真实地道尽了友情的弥足珍贵,若有遇,当备加珍惜。
遂以记之,癸卯年八月十九日即兴拙笔于贵州湄潭象山脚下。
【作者简介】李大奎,七0后,法学学士,贵州湄潭人,文学与历史爱好者。
我军攻打锦州城甚急,敌炮群却全部哑火,原来是炮弹打光了-今日头条
▲辽沈战役前形势图1948年10月4日,锦州攻坚战拉开序幕。为了一举拿下锦州,关闭东北国民党军撤回关内的陆上通道,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集中了6个纵队、3个独立师、1个骑兵师的庞大兵力,并将炮兵纵队的主力也拉了过来,加上各纵队及师属炮兵营,一共集中了900多门火炮,其中重型山炮、野炮、榴弹炮和加农炮多达320余门。▲我军炮兵云集锦州城外锦州守军炮兵突然停火读万卷书破万里2024-02-23 13:07:280000最牛的越狱!4个战俘监狱造飞机,成功越狱,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
在战争的阴霾下,人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和意志力,以求自由。正如在二战期间发生的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,4名战俘在科尔迪茨堡监狱里,不声不响打造了一架飞机,然后在一年后成功逃离,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。这一传奇的越狱故事后来被拍成了一部纪录片《逃离科尔迪茨》。喵妹畅谈2024-02-23 15:07:570000曾国藩为选女婿立下三条规矩,想法十分超前,被众多家长奉为经典
“男怕选错行,女怕嫁错郎”,选女婿也是一门学问,这种事情没有试错成本,属于孤注一掷,一旦选不好,这辈子就完了。封建社会,不许年轻男女自由恋爱,讲究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姑娘没有择偶权,选婿的事需要父母操心,这对父母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。一不小心,就会踩坑。哪怕是皇帝,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,也会选错女婿,后果也很严重。明朝嘉靖皇帝为自己的女儿永淳公主两次选女婿,都没有选对。历来现实2024-02-16 11:10:370000爹不管儿子,会造成多大的罪孽?明朝就是这么亡国的
撰文/赵梦得公元1626年,如同往常一样,天启帝朱由校正在乾清宫吃早点,突然大殿震动,皇帝他扔下饭碗,向交泰殿跑去。结果朱由校的贴身侍卫脑顶被砸裂。朱由校一人跑入交泰殿,躲到大殿的一张桌子下,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也在这场灾难中被砸死。这场神秘爆炸,被当时人称作“天启大爆炸”是一次“古今未有之变”,朱由校成功侥幸逃命,堪称幸运。朱由校然而,他终究还是死于一场意外。紫网2023-10-15 09:21:580000溥仪游紫禁城,专家指着一张照片:这是光绪,溥仪:这是我爹
1959年的一个春日,溥仪步入了他昔日的居所——故宫。作为一位游客,他漫步于熟悉的殿堂之间。当他的目光落在一幅挂像上时,他突然停下脚步,声音中带着惊讶和坚定:“这画像挂错了。”专家们斥责不可能,溥仪却说“这是我爹”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这一切,都要从溥仪的一生经历说起。1906年,溥仪出生于北京醇亲王府,是摄政王载沣之子。1908年,仅3岁的溥仪被慈禧太后选为新皇帝,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。无风起念2024-02-05 09:11:480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