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国十大将,3位最能打,却因伤病各留遗憾
作者:相忘于江湖在革命战争中,造就了我军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杰出将领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布的36位军事家,10位开国大将均入选。但是,十大将并非全是军事主官,如黄克诚、谭政、罗瑞卿主要是从事政工领域的工作,张云逸、王树声虽然资历很老,但独立领军的机会并不多。大将中以能打大仗恶仗而勇冠三军的,是粟裕、陈赓和徐海东。但是,这三位以军事指挥见长的开国大将,由于战争年代的战场厮杀导致伤病缠身,不但影响了职业的发展,还在各自的军旅生涯留下了遗憾。

粟裕、许光达、谭政、萧劲光出身烧砖窑工人的徐海东,军事生涯最为可惜。少年和青年时期,徐海东在家乡干过11年窑工,堪称36位军事家中最纯粹的无产者出身。多年以后,埃德加·斯诺在陕北采访徐海东,也被他的出身和背景所震撼,称徐海东是我军高级将领中家庭出身最贫寒的。正因为出身淳朴、理想单纯,徐海东身上充满了无畏的勇气,无论是在旧军队还是北伐军,军事素质名列前茅、实战身先士卒,赢得士兵们的爱戴。大革命失败后,徐海东回到家乡组织农民自卫队,黄麻起义失利后领导了“年关暴动”。徐海东就像“打不死的小强”遇挫愈勇,成为地主老财和反动民团的梦魇,也是敌人口中的“徐老虎”,他的家族有66人被敌人杀害。土地革命时期,徐海东担任过红12师36团团长,师长陈赓。徐海东打仗的经验,都是从实践中摸索而来的,而打仗的秘诀除了不怕苦、不怕死,还需要“谋”,学习朱毛红军的游击战经验,善于和敌人斗智而歼灭之。

红25军吴焕先、郭述申、徐海东、戴季英、赵凌波徐海东作战的最大特点,用一个词形容就是“生猛”。北伐时期,徐海东是排长、连长,攻城拔寨常常冲锋在前;在鄂豫皖根据地,无论任团长还是师长,徐海东打起仗来也是一马当先;即便带领红25军、红28军坚持大别山,已是军长的徐海东,依然不改带头冲锋的习惯。红25军长征和红十五军团东征、西征,时任副军长、军团长的徐海东,每逢大战还是率先冲杀,给指战员带来信心和勇气,也让敌人胆战心惊、望而生畏。徐海东最擅长的游击战术,是泰山压顶一般的“猛虎掏心”。可以想象,“徐老虎”带领数千名生龙活虎的指战员,采用突然袭击直取敌军的中心,颇有三国时期关云长、猛张飞、赵子龙“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”的英雄气概。正因为打法太强悍,徐海东先后9次负伤,留下17处创伤。1940年,饱受伤病困扰的徐海东远离了作战一线,缺席了抗战下半场和解放战争。即便如此,被主席誉为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”的徐海东,依然位列开国大将。

【1937年春,王首道、罗瑞卿、杨尚昆、程子华、聂荣臻、陈光、徐海东、邓政委】开国十大将中,陈赓是仅次于粟裕,可谓第二能打的大将。陈赓的军事生涯跨度很大,从13岁参加湘军到53岁参加第二次援越抗法,前后长达40年。陈赓的一生充满传奇:19岁参加组织,在黄埔一期享有“三杰”之誉,东征参加过敢死队,还在危难之际救过老蒋。陈赓后来到苏联学习了保卫业务,南昌起义后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。陈赓在鄂豫皖担任过红12师师长、红四方面军参谋长;长征到达陕北后,又担任红一方面军红1师师长,是极少数在两大方面军都担任过团长、师长的将领。但是,陈赓真正声名鹊起还是抗战时期。在太行山,129师师长刘伯承策划386旅旅长陈赓实施,两位名将联袂上演了一次次经典“围点打援”伏击战,七亘村、黄崖底、神头柃、响堂铺、香城固、长乐村都是经典之战。陈赓用兵尤善于使用情报,《孙子兵法》所谓“上智为间”。无论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,陈赓的情报工作都做得细致入微、无孔不入,这大概和大上海4年的特科工作经历有关系。而无处不在的情报网,也给陈赓带来了丰厚的回报。

【开国上将陈赓】
除了抗日战争,建国后陈赓还参加了两场对外战争。1950年7月、1956年4月的援越抗法斗争,陈赓并没有带兵出征,而是以“顾问”身份在幕后策划,一边培训越军,一边在实战中提升,最终把法军赶跑。1950年12月,陈赓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,赴三八线协助彭总抗击美联军。陈赓一到前线,就策划了规模宏大的千里“坑道防线”,稳固了三八线。陈赓的用兵善于权变、不拘一格,指挥山地游击战神出鬼没、杀敌于无形,指挥大兵团作战善于利用山河地利迟滞敌军行动,又善于利用土工掘进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。唯一遗憾的是,两次腿部重伤虽不致命,但是上海被捕期间敌人的电刑逼供,严重损害了陈赓的心脏。抗战时期,陈赓就曾和妻子傅涯开玩笑,说自己将来活不过60岁。1961年3月16日,陈赓大将因为心脏病英年早逝,年仅58岁。

【洪学智、萧华、粟裕、陈赓】
开国十位大将中,尤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莫过于粟裕。十大将之首的粟裕,被许多军迷誉为“无冕元帅”,对解放战争所向披靡的粟裕佩服得五体投地。还有人把粟裕誉为“500年来第一猛将”,对其战功推崇备至。粟裕的资历和十大元帅相比略逊一筹,但在大将里面并不算浅。南昌起义时,20岁的粟裕是警卫班长,24岁的陈赓是营长,19岁的许光达是代连长。而27岁的徐海东是见习排长,25岁的黄克诚回家乡永兴从事农运,24岁的萧劲光是师党代表,35岁的张云逸是师参谋长。22岁的王树声在麻城组织暴动。21岁的谭政是特务营战士,21岁的罗瑞卿是黄埔武汉分校的学生兵。土地革命时期,粟裕从连长到师长、军团参谋长,从此跻身高级将领之列。但是,粟裕真正开始崭露头角,还是在抗战时期的新四军2支队、新四军1师。解放战争时期,粟裕在华中“七战七捷”打出了亮眼的开局。组建华东野战军以后,粟裕渐入佳境,打出了五大野战军最好的战绩,也打出了解放战争精彩纷呈的三年。

【陈毅、饶漱石、粟裕在上海入城仪式】
粟裕用兵有一个最大特点,就是善于“守正出奇”。莱芜战役,仅3天全歼李仙洲5万余人,气的王耀武大骂“就是5万头猪3天也抓不完”;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孟良崮战役,主席惊叹没想到;解放战争转折点的豫东战役,我军两大“军神”刘帅、林总都自叹不如。让斯大林百思不得其解的淮海战役,我军60万打败敌军80万。到了“瓷器店里打老鼠”的上海战役,针对敌军的坚固堡垒,主席要求不得使用重武器,粟裕为此殚精竭虑、精心策划,在保证大上海不被破坏的前提下,胜利解放上海。粟裕的用兵有几个鲜明的特点,如气魄极大,敢打大仗、硬仗、恶仗,再比如精于筹划、算无遗策,每次大战之前,粟裕都要忍着头痛深入研究,做到心中有数。当然,粟裕用兵最大的特色还是善出奇招,出敌不意。这个“出奇制胜”,建立在对全局的整体把控、坚持以我为主和善于从失利中汲取教训的基础上。粟裕用兵,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,不唯书、不唯上、只唯实。遗憾的是,粟裕的头疼难医,让他缺席了抗美援朝,也影响了军事生涯。
刘邦虽说是个文盲,却写下两首诗,竟流传千古如今还上了语文课本
我们都知道自古皇帝都偏爱文房四宝,哪个皇帝闲赋下来不是写诗作画,南唐后主李煜一生偏爱写诗词,他也流传下来了许多的作品,很多首更是千古名作,所以说他是一位皇帝,但他更像是一位诗人。但是汉高祖刘邦呢,他是一个痞里痞气近乎文盲的人,虽然一生只写了两首诗,但也都流传千古,甚至还都上了语文课本了,只是不知道现在的教材改编了,还会不会有这两首诗。《大风歌》刘邦〔两汉〕紫网2023-10-15 12:32:160000古人多久才能洗上一回澡?看完这些,“穿越”的事你得缓一缓了
紫网2023-10-15 09:38:220000霍去病之死,是星子陨落,是历史的遗憾
作者:青灯卫子夫本就是一个出身低贱的歌女,可是就是这样的身份,却有着撼动历史独一无二的嫁妆。一个是弟弟卫青,一个是外甥霍去病。这两个男人,在汉朝,乃至在后世千百年,依旧有着无人可比的功绩。作为历史的遗憾,霍去病一定榜上有名。他在最好的年纪,有着旷世的功绩,却也将自己的传奇戛然而止。23岁的霍去病,达到了男人一生最高追求,且给后世留下一个永远不可能逾越的大山。写乎2023-07-30 14:59:29
0000王戎:身为竹林七贤之一,为了活命,却活生生把自己名声搞臭了
魏晋时期,竹林七贤是一群有故事的群体,相当于现在的流量明星,一举一动都能引起世人的关注,当然非议也不少,他们学识渊博、满腹经纶,却厌恶朝堂上的勾心斗角,宁愿在竹林里肆意喝酒纵歌,寻求精神上的解脱。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各有各的特色,嵇康好打铁、阮籍嗜酒如命、刘伶爱裸奔、向秀好读书、阮咸与豕同饮、山涛好求官,可谓各有特色。紫网2023-10-16 12:19:170000哥舒翰:活活被唐玄宗坑死的名将,灵宝一战,兵败被俘,晚节不保
天宝十五年(756年)六月初三深夜,哥舒翰看到案前命令自己再次出关决战的命令,久久不能平静。此前唐玄宗和杨国忠已经多次派出使者要求自己出关决战,这些使者相望于道,绵延不绝,但都被自己以时机不到为由而拒绝,但这次不能不出兵了,皇帝和宰相已经如此表态了,自己再不接旨,就如同叛逆了。安史之乱紫网2023-10-15 09:00:490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