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洋水师背后的故事,让人扼腕叹息
01“定远”号是北洋水师旗舰,排水量达到7350吨,被日本视为眼中钉。故而在开战不久就遭受被日舰攻击。敌舰“扶桑”号一枚240毫米的炮弹击中了“定远”没有防护的舰首位置,炮弹破船直接进入舰内,立即燃起了熊熊大火。浓烟滚滚之下,定远的4门305毫米的巨炮无法瞄准,全部哑火。日舰见状,群起而攻。定远舰危在旦夕。“致远”舰和“镇远”舰赶紧来营救,“致远”舰管带邓世昌直接把舰艇绕到“定远“”舰前面,主动把自己暴露在日军炮火之下。“致远”没有“”定远”的防护装甲,受伤严重,海水大量涌进仓内。下面的故事,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了。邓世昌在舰艇受重伤的情况下,常规做法是退出战斗,保船。但邓世昌令“致远”反而直冲敌军主力的第一游击队,最后不幸被击沉。关于邓世昌冲击的说法,一般认为是想要与敌主力舰艇“吉野”号同归于尽,但“吉野”航速达到22.5节,“致远”才18.5节,差距甚远,而且此时受伤进水,航速必定大幅下降,肯定是追不上“吉野”。合理的解释应该是邓世昌想要冲散敌舰阵型,并趁机发射鱼雷。现在“致远”舰的遗迹已经被发现,相信其沉没的真实原因很快就会大白于天下。但无论何种原因,邓世昌都明白此行必是有去无回,英雄一去不复返矣!

▲镇远舰照片,和定远舰是姊妹舰,两舰是北洋水师的绝对主力。
02有英勇就义者,那有没有孬种呢?很遗憾,有的。方伯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,连英国教员都称他“水师中聪明谙练之员”。他留学期满之后,多年在英国主力战舰上实习,理论和实操都很优秀,故而成为“济远”舰管带。在丰岛海战中,“济远”舰和“广乙”护送运“高升”等运兵船,被日舰“吉野”、“秋津洲”、“浪速”偷袭。方伯谦面对强敌,刚一交战,见日舰火力凶猛,就想到是逃跑,方伯谦居然悬挂白旗,更可恨的是还悬挂日本海军旗。在黄海海战中,邓世昌的“致远”不幸被击沉,方伯谦见状,直接令“济远”号逃离战场,驶回青岛。而“济远”在逃离过程中,慌不择路地撞到已经重伤的“扬威”号,导致“扬威”号沉没。方伯谦带着“济远”这一逃,他的僚舰“广甲”号也跟着逃跑,最终不幸搁浅。“济远”一逃,剩下“经远”一舰,被日第一游击队四舰合击,“经远”号管带林永升在战斗中英勇牺牲,“经远”号沉没。也就是说,方伯谦一人,竟然让北洋水师损失了三条战舰。战后,方伯谦被斩首。

▲方伯谦像
03鱼雷艇在海战中是一个大杀器,但这个大杀器有一个致命的弱点,必须要靠近发射才有效。
但是靠近一艘主力舰艇难度是极大的。5000米已经进入敌舰主炮射程,2300米就进入了机关炮的射程,而德国的黑头鱼雷要有效命中,必须要求进入目标400米以内。北洋水师的“福龙”号鱼雷艇的航速达到了惊人的24.5节,这种速度下要进行鱼雷发射操作,兼有各船行驶引起的波涛,还要躲避敌方密集的炮火,难度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。而且鱼雷发射员是在水下,根本看不见目标,全靠舰艇上面指挥员发令。“福龙”号趁着敌舰“西京丸”躲避其他北洋军舰炮火时,向其全速冲刺。竟然真的到达距离“西京丸”400米的距离,“福龙”果断发射鱼雷,并且先后发射两颗。而“西京丸”竟然侥幸的躲过了这两枚致命杀器。而“福龙”号还在继续前进,很快就到了差不多30到50米的距离,舰艇上的船员都能清晰地看到对方船员脸上的表情。“福龙”甲板后部露天鱼雷发射管发出了一枚鱼雷,这么短的距离,“西京丸”不可能躲得了。北洋水师官兵甚至开始准备欢呼,但很遗憾的是鱼雷竟然从“西京丸”船底水下穿过,并没有碰到船底。这好比在足球场上,没有守门员,面对空门踢飞了球。这样绝佳的机会,没能击沉敌舰,让人扼腕叹息。

▲“福龙”在德国建造时的场景。可以看出,这种鱼雷艇很大一部分是在水下的,这有利于提高其速度,并避免被打击。

▲日军主力“吉野号”,两个大烟囱让其很好辨认。其航速达到22.5节,远远超越所有的北洋水师主力舰
04

▲中间束手者为邓世昌,邓世昌身旁中立者为琅威理
甲午海战打成这样,是谁训练的呢?北洋水师成立之后,物色一个精通海军的洋教习成了当务之急。赫德为李鸿章推荐了琅威理。琅威理在英国海军的官职并不高,仅为少校,但其16岁就进入英国海军,能力出众。琅威理做事一丝不苟,从他提出的三个要求就可以看出:一是可以调动中低级军官和士兵;二是他要向英国海军请假,并得到允许;三是他在华当教习的时间也要算入他在英国海军的年资。很显然,第二条,第三条都需要李鸿章和英国海军相关部门协调。李鸿章处理完琅威理的这些要求,对琅威理十分满意,授予其副提督之职,在名义上仅次于丁汝昌。琅威理训练十分严格,北洋舰队中的很多中高级将领都是留学生出身,英语十分流利,对英国的训练方法也有过见识,但仍觉得琅威理十分严苛。琅威理当然认为他是舰队的二把手。
但实际上,都知道他这个二把手只是名义上的,中国人的舰队肯定要掌握在中国人手里。最终导致了换旗事件的发生。
北洋水师在香港期间,丁汝昌带部分军队外出,留下的定远舰管带、总兵刘步蟾降下了提督旗,升起了总兵旗。琅威理认为自己是副提督,怎么能升总兵旗呢?这好似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啊!但刘步蟾却拒不换旗。这一事件,最终导致琅威理离职。甲午海战之后,北洋水师被击败,李鸿章又想邀请琅威理来华任职。琅威理要求获得北洋水师的最高指挥权,并要光绪亲自下聘书。此事自然作罢。
今天就到这里了,明天继续讲北洋水师。
如果喜欢无心镜的文章,就请点一下右下角的“在看”吧!
史上最神秘的陵墓,被秘密守护800年
1227年八月的一天,一队蒙古骑兵出现在草原上。他们个个披坚执锐,队伍中还有几辆牛车,车上的东西一律用白布包裹着,看上去充满肃杀之气。队伍抵达克鲁伦河上游的斡儿朵时,一群妇人已在此等候多时。有人认出来,为首的四人,是被尊称为“四大妇”的成吉思汗宠妃孛儿帖、忽兰、也遂、也速干。原来,牛车上用白布裹着的正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临时棺椁。成吉思汗画像。图源:网络最爱历史本尊2023-08-08 16:45:36
00001993年苏联解体内部参考纪录片《819事变后的莫斯科》
风吟楼2023-07-31 10:56:57
0000刘邦见侍寝的妃子相貌平平,转身要走,谁知妃子一句话便让他留了下来
公元前203年,刘邦来到一个妃子的寝宫,见对方姿色平平,转身想走。谁知妃子说了一句话,让刘邦改变了心意,决定留下来过夜,这个妃子便是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。文史馆2023-07-28 17:13:09
0000一口气看完五代之后唐13年历史
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以后的一段大分裂时期,自公元907年唐朝梁王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、建立后梁起,至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、以宋代周止,五代共历时53年,经历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五个王朝。今天要讲的后唐就是五代之一,建立于公元923年,亡于公元936年,国祚13年,传2世4帝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后唐的历史。风尘讲历史2023-07-30 17:31:12
0000看懂了孝文帝迁都,也就读懂了北魏这个王朝
文/子玉北魏的历史完全可以从其两次迁都的动作来解读,当你看懂了拓跋鲜卑从草原到平城再到洛阳背后的动机,也就读懂了北魏这个王朝。是的,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完成了拓跋鲜卑由部落制到封建制的迭代,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则完成了鲜卑部族全面汉化的过程。道武帝的功业上篇已经说过,本篇来还原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及汉化改革的全过程。子玉史院2023-07-30 15:36:09
0000